时间:2022-09-06 20:42:03 | 浏览:667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广西时的“4·27”重要讲话让柳州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柳州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这是柳州市委书记吴炜在激励全市干部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五年来,柳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全市经济社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柳州深知,面向工业未来,唯有创新者强。五年来,柳州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400家,累计申请专利3.9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3876件。柳州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我们在工业方面下了大力气,打出‘扶’‘创’‘育’‘联’组合拳,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柳州市财政局总会计师韦红鞠介绍,今年以来,柳州新增财政性支持工业发展资金100亿元,财政投入工业发展资金比上年翻一番,9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用于支持工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创新。
一间明亮崭新的办公室里,墙上一块约30平方米的大屏幕,显示着车间里所有的工艺流程和各种数据。“这是‘孪生工厂’,大屏幕上显示的,和真实车间完全同步。”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基地漆装车间的工作人员说,“孪生工厂”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可采集、处理生产数据,使生产管理可视化、透明化、智能化,甚至可以模拟工人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时举了几次手、弯了几次腰进行协调,防止工人过度劳累。
10月28日,这个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中欧产业园的基地正式投产,日本、美国的客户也发来祝贺视频。“我们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打造高性价比、可拓展多品种的新能源汽车新平台,快速推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并持续做大做强。”广西汽车集团董事长韦宏文表示,该基地投资24.69亿元建设,用地规划达824亩。
“希望广西汽车集团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汽车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出更多优质适销的产品。”柳州市市长张壮表示,柳州正推动汽车产品向轻量化、高端化、智能网联方向发展,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高端汽车制造基地。
创新,可以用数据来衡量。“柳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25%至30%。”柳州市工信局规划科科长黄振琦说。产自柳钢的“广西最细钢丝”,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为敲开精品钢材高端市场的大门,柳钢集团瞄准了“钢铁皇冠上的明珠”帘线钢——直径仅0.3毫米、单丝直径仅有5根头发丝粗细的产品。研发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先后攻克高湿度环境下超洁净高碳钢控制、超低铝超低钛超低氮控制等关键生产技术难题。
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作为“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中的一员,在金属材料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广西博睿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海平博士说:“柳州十分重视人才、重视工业、重视智能制造,是一个具有实干精气神的地方。”柳州出台各种政策,推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截至目前共引进人才3.29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过93万人;受理人才认定申报6300多人,核发奖励2.86亿元。
创新,产业集聚是沃土。在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里,年轻的“95后”技术人才,每天都在为区内外多家企业提供大数据云存储服务。北部生态新区围绕“生态、智能”定位,推进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引进国电南自、洛可可等企业,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全市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柳州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柳东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千亿元产业新城,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解放柳州新基地、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整车等项目相继落户;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一期等项目投产,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广西康养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建设,企业逐步向园区集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新的发展动能。
我们目睹了“万物皆可元宇宙”,无数资本、品牌、机构、文化IP纷纷入场探索,也目睹了行业外以“泡沫”、“炒作”等字眼试图为元宇宙、数字藏品作注。同时 5 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2022 年是元宇宙、数字藏品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
为了进一步把握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复苏机遇,带动甘肃目的地旅游消费热潮,全方位展示甘肃文旅品牌形象,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携程集团联合。殊不知,甘肃还有诸多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小众旅游目的地。寻色甘肃说到甘肃,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敦煌大漠、张掖丹霞。
为进一步推进家政服务业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培育壮大家政服务业消费市场,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经验交流、培训互认、共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高端技能培训。10月30日上午,由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市职业技能服务中心、
9月16日,由宜昌市委人才办、当阳市共同举办的宜昌城市创新场景项目发布会当阳市专场在三峡国际人才中心举行。现场发布了高铁新城综合开发、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当阳义坊等10个场景项目,涵盖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预计总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范坤鹏 通讯员 闫亮工业作为涧西的支柱产业,不仅挺起了涧西发展的“脊梁”,工业品牌更是大放异彩,享誉海内外。从“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6个在涧西“安身立户”,到如今“河南工业看洛阳,洛阳工业看涧西”
漯河卫龙食品研发中心。资料图片智能机器人。潘泽豫摄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原食品实验室大楼。潘书涛 摄智能化、自动化的双汇肉制品生产线。资料图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漯河市坚持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地为大,以项目论英雄、以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5月7日,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往忙碌。“在建的年产8000吨HVLP铜箔项目将采用全国最领先、最智能的设备,为5G高频高速赋能。”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晓晗介绍。该公司继2016年生
胜利通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油田生产服务型企业,本部注册资金4048万元,公司总资产20亿元,现有12个控股子公司,员工一千二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主要从事油田地面建设、工业工程安装、油田数字化建设等业务,是中石化
唐山市路南区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先后与11家科研院所(大学)对接,签约产业科研合作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禹彤 通讯员武芳)日前,在2020“京津冀专家唐山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专场上,路南区企业唐山腾龙重型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以洞为居的镇远先民们,很早就发现和创造了利用喀斯特溶洞自然恒温、恒湿条件,进行酿酒,使酒质更为甘甜醇美的独特工艺,并将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了如今。明代郡守鹿骢豫曾在他的《钩藤酒》一诗前言中指出:“此酿出边陲,自古无篇什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