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20:40:19 | 浏览:712
黄鳝的生殖季节约在4-8月份,盛期为5-6月份。当年幼鳝只能长到20厘米左右,2龄黄鳝性成熟,一般体长34厘米左右。充分成熟的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呈浅橘红色;上腹部青灰带黄色,成熟雌鳝的腹部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腹皮稍透明,产卵后恢复原态。
当黄鳝达到性成熟时,卵巢发育完全,即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自然繁殖。黄鳝产卵常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或在水生植物、乱石块间。产卵前亲鳝先吐泡沫为巢,然后产卵于巢内,借助泡沫浮力将卵浮起。
随着养鳝生产的发展,单靠自然繁殖无法解决大面积养殖所需要的苗种,必须设法模拟与自然繁殖相当的环境条件,让其在繁殖池里进行繁殖,以期获得大量鱼苗。首先在池塘中栽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借此遮蔽阳光,保持池水清凉,以利亲鳝产卵。然后将捕获的亲鳝放入池里,投以下杂鱼浆等蛋白质较高的饲料,经3天左右就能产卵。受精卵附着在水浮莲上,但其黏性不强,若轻摇浮莲根部,卵随即落下。黄鳝的卵大而圆,金黄色,且具光泽,外部呈透明,沉性,无黏性,卵径大小随雌鱼大小而异,一般3.8~4毫米。卵分批产出,每次产卵数量不一。个体怀卵量最高为500粒,最少为100粒,但是以100粒左右居多。体长50厘米左右的个体,其怀卵量为1000粒以上,一次产卵数约为200余粒。再将产出的卵移入孵化网箱中,用半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膨胀后扩大到4.5毫米,孵化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异,水温28~30℃,仅需4~5天;水温在20℃左右,则需10天以上才能完成孵化过程。
人工繁殖。(1)亲鳝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用手轻摸腹部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雄鳝体重宜选200~500克为好,雄鳝腹部较小,腹面有血丝状斑纹,生殖孔红肿。用手挤压腹部,能挤出少量透明状液体,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活动精子。
(2)催产。1)催产剂选定。使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进行1次注射。
2)注射剂量。视亲鱼大小而定,15~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LRH-A5~10微克;50~2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10~30微克。
3)注射部位及方法。将选好的亲鳝用干毛巾或纱布包好,防止其滑动,然后在胸腔进行注射,注射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雄在雌鳝注射后24小时再注射,每尾注射LRH-A1020微克,注射后的亲鳝放在水族箱或网箱中暂养。水族箱中水不宜过深,一般20-30厘米,每天换水1次。水温在25℃以下时、注射后40小时开始检查,每隔3小时检查1次,同批注射的亲鱼,效应时间往往很不一致。一般可在注射后75小时左右检查。检查的方法是捉住亲鳝,用手触摸其腹部,并由前向后移动,如感到鳝卵已经游离,表明已经排卵,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将检查选出的雌鳝取出,一手用干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即可顺利挤出卵,但是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象,遇此现象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米,然后再进行挤压,排出的卵一般可挤出,连续3~5次,使其产空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式瓷盆,待卵挤入容器后,即把雄鳝杀死,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在放大40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观察,倘若精子活动正常,即可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产出的卵中,充分搅拌(人工授精时的雄雌配比视产卵量的多少而定,约为3:1~5: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配方:氯化钠0.78克、碳酸氢钠0.0021克、氯化钾0.02克、氯化钙0.021克、蒸馏水100毫升)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完成人工授精后,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4) 人工孵化。孵化器可根据产卵数量因地制宜地选用,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无论采用哪种容器孵化,要求水不宜太深,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未受精的卵应及时剔除,否则容易恶化水质。在封闭型容器中孵化时,要注意经常换水,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5℃。黄鳝受精卵孵化时,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向后期,耗氧量越大,因此,在缸、盆中静水孵化时要增加换水次数。
(5)黄鳝的胚胎及鱼苗的发育。黄鳝的卵比水的比重大,没有黏性,卵径很大,直径在3.8~4毫米之间,吸水膨胀后扩大到4.5毫米左右。卵膜半透明,卵黄囊呈淡橘黄色,内有许多油球。受精卵在水温25~28℃时,36~48小时胚体即基本形成,肌节、眼泡、耳囊、居维氏管及心脏等器官都已出现,肌肉能微微收缩。肌节共有99节:躯干73节,尾部26节。卵黄上由肠下静脉形成了强大的血管网,鳍褶上也出现了许多稠密的血管。胸鳍已长成。全身散布着许多细小的黑色素。眼睛上尚未出现色素。腹部有一行整齐的脂肪球。经过52小时(水温29.5℃),全长达11毫米,身体弯曲,肌节共形成127节:躯干75节,尾部52节。鳍褶增大,上面血管显著增多。胸鳍也逐渐扩大,在上面也形成血管网。居维氏管缩短,且已经形成,但不能活动。在围心腔和卵黄囊的前部生出不少孵化腺,身体上面的黑色素增多,眼部亦出现少数黑色素。
鱼苗全长达13毫米时,即从卵膜内孵出,刚孵出的鱼苗能够间断地作上下游动。身体仍弯曲。胸鳍扩大到最大限度,不断地来回摆动。卵黄囊向前后两端伸展。前端有较大的油球。卵黄囊、胸鳍及鳍褶上的血管网仍然存在。围心腔和卵黄囊前部仍有少量孵化腺,身体和眼睛上面的黑色素增多。鳃盖伸到第2鳃弓。孵出后49小时,当水温28℃时,鱼苗体长达17毫米。身体能蜿蜒游动。全身黑色素显著增多,卵黄囊前端延长成袋状,上面有比较稀疏的黑色素,血管随卵黄囊的缩小而减少。孵化腺已仍有血管,鳃褶上的血管仍然存在。胸鳍缩小,上面全部消失。
(5) 孵出后93小时(水温28℃),鱼苗全长达21毫米,身体仍不能伸直。卵黄囊成三角形,后端有一缺刻,上面的血管显著减少,上半部的色素分布较下半部密。鳍褶缩小,上面仍有血管,但比前期稀疏。胸鳍上的血管也比前期细小,来回摆动剧烈,每分钟可达124次,眼部具有较密。孵出后145小时,体长达22.5毫米,鱼苗身体已能伸直。卵黄囊成长形,后端缺刻消失,血管网更加缩小。胸鳍和鳍褶显著缩小,但仍有微弱的血管网。鱼苗游动迅速,能经常游至水面,举头吸入空气,营气呼吸。孵出后266小时(水温31℃),体长达28毫米,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仍有血管,但被黑色素所盖蔽。全身呈黑色。头部、上颚边缘及眼下有深黄色的色素。身体前部体表的血管消失;后部的也接近消失。胸鳍则逐渐退化、不断缩小。心脏的位置和一般鱼类不同,离头部较远。此后,随着卵黄囊的消失,鳝苗能够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时,即可转入苗种培育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速度增长的很快,大家也都有了小康水平,因此在饮食上也有了很大改善,也能吃得起那些珍贵的食品了。就拿海参来说,它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也是很名贵的药材,但之前因为价格上太昂贵,让大家都敬而远之,可如今不同了,它已经经常出现在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很多鱼友都会有此疑问,在鱼缸中养殖的金鱼我们经常会看见它们在水族箱中你追我赶,然后就会产卵,有时候碰巧也能够孵化出小鱼苗,但是我们却很少会看到锦鲤在水族箱中繁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家里养殖的锦鲤要想繁殖必须得满足锦鲤
银龙鱼为骨咽鱼科原产于亚马逊河和圭亚那。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此鱼有5排呈粉红的半圆形鳞片,鳞片巨大,鳞片至尾部相对较小。成鱼体长90-100厘米。在光线的照射下能显现出淡粉红等其他颜色。1、新鱼入缸应该要知道,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如果从最早的小鱼苗算起,到2019年,老邹大叔的这些金鱼已经饲养三年了,三年之中确切的讲,不是一条没有死过,好像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条母鱼因为发情产卵,正好赶上停电导致水质混浊,最终缺氧而死,幸好发现的还算及时,其他的金鱼
最近许多鱼友一直在咨询养鱼老道,到底金鱼应该用哪种养殖方法饲养?在此呢,养鱼老道就给大家详细的总结一下几种金鱼的养殖方法:第一种,水族箱养殖法顾名思义,就是把金鱼放在水族箱中养殖,配合适宜的过滤设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管理方便,水质稳定。我
在家里没事的时候自己也能种几珠观赏一下!下面我就把方法说一下!栽培品种一、赤芝:为灵芝属中的代表种,野生菌盖一般可达5CM*10CM--12CM*20CM 厚度达1-2CM,红褐色稍内卷,菌肉黄白色。菌柄侧生,高达5--10CM,色与菌盖相
前两天去逛花卉市场,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盆栽,最后竟然还看见了灵芝盆栽,一颗颗灵芝长在花盆里面,真是十分诱人。如何种灵芝灵芝我们都知道它的价格一直很高,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买一颗就要肉疼半天。不过灵芝价格贵有贵的原因,毕竟它的营养价
导读:关于怎样才能清除雄蜂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大致可以从蜜蜂的习性、巢脾的使用、雄蜂房的灭除、雄蜂的杀灭几个方面来清除。蜂部落分别来介绍一下具体怎么操作。蜜蜂的习性对于蜜蜂来说,一个正常的蜂群中,其实雄蜂数量并不多,甚至都没
导读:关于蜜蜂除了吃花粉和蜂蜜还吃什么的问题,其实蜜蜂能吃的东西比较多,一般带有甜味的液体和颗粒非常小的糊糊蜜蜂都吃,但是并不是说只要蜜蜂吃就好,还要考虑到营养成分,所以除了花粉和蜂蜜之外,我们还可以配制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的配制遵循的也是蜂